22日,雨过天晴、万里晴空。省水利厅党组成员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劲松,一路陪同采风团前往南水北调洪泽站建设工地,进行现场采风和赠书活动。在车上,张劲松就南水北调“三先三后”作了详细介绍。他说,有幸作为参加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者,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,我们不仅要把工程建成建好,还要努力传承水文化,要把过去的历史、今天的事情记录下来。我省南水北调工程,按照“水下高质量,水上树形象”的理念,进行了建筑与环境的专项研究、专门设计,将工程与生态、美学和人文环境有机结合,充分展现了现代水利工程的形象。 作家们一路奔波,来到正在紧张施工的南水北调洪泽站建设工地,看到的是宏大的施工场景,有序文明的工地现场,和精神饱满正在忙碌的建设者们。张劲松向作家们介绍了东线工程的基本情况,细说了我省南水北调工程依托现有江水北调工程,具有投资少、效益好;庞大的泵站群,水往高处流;水质要求高,达标进展快等显著特点,并讲述了洪泽站工程的地位和作用。抬眼望去,工地建设井井有条,标语、展板依次排列。张劲松自豪地说:创建好文明工地,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水文化的象征。只有在管理上做到查与不查一个样,才能建成高品位、高品质的精品工程。省作协副主席、著名作家赵本夫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,并代表作家团将精心准备的书籍赠送给工程建设者。 |